125%制動試驗的全流程!
發布時間:2020-11-02 16:06:28 瀏覽次數:0
根據 TSG T7001-2009 第 2 號修改單第 8.13 項的要求,自 2017年 10 月 1 日起實施,將在定期檢驗中維護保養單位每 5 年要進行一次轎廂 (僅乘客電梯 ) 承載 125% 載重量額定速度的制動試驗。
為保證檢驗過程中設備的安全和完整,試驗方法如下:
1、準備工作
(1) 向電梯所有權人宣講制動試驗的檢驗內容和要求。
(2) 由于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同時增加了較大的工作量和成本費用,因此要與電梯使用方協商落實好責任、義務及費用,并簽訂相關的協議。
(3) 調閱電梯的實際使用資料,重點確認合格證上的制造日期及使用年限是否達到 5 年及制動試驗后是否達到 5 年、監督檢驗報告與定期檢驗報告、日日常維護保養記錄、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2、試驗前電梯檔案的調閱和試驗準則
2.1 125% 額定載荷試驗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制動器、曳引輪、鋼絲繩及繩頭組合的最近一次的調整、更換、修理資料。
(2) 最近一次的空載上行和額載下行制動試驗記錄( 如有 )。
(3) 確認平衡系數。非常關鍵,在日常生活中,轎廂經常客戶額外裝潢,導致嚴重不平衡。
2.2 試驗準則
為確保試驗安全,應按照以下原則: 資料→現場、靜態→動態、檢修速度→額定速度試驗、單一部件→整機測試、空載→超載 (125%)、確認制動器有效性和測試曳引力。?非常重要,不可以直接進行125%試驗。
3、機房內設備的確認 (試驗時不能乘客)
3.1 制動器
將轎廂運行到頂層,再以檢修速度繼續向上運行,直到對重全部壓緩沖器上。
(1) 確認制動器:是否靈活、正常。
(2) 確認制動器磨擦片與制動面的間隙。
(3) 各部位螺栓應牢固,確保無斷裂。
(4) 制動器確保無制動面無油污。
3.2 曳引機
(1) 檢查曳引輪繩槽的磨損情況,不可有異常磨損。
(2) 檢查曳引機,抗繩輪是否剛性連接及各部位螺栓的緊固情況,應牢固可靠。?非常重要,確保不要曳引機傾倒。
3.3 鋼絲繩
(1) 確保鋼絲繩防脫槽裝置應可靠。
(2) 確保鋼絲繩的繩頭裝置應可靠,彈簧、連桿等連接部件無缺損,巴氏合金繩頭應無明顯松動。?非常重要,老機型常常發生試驗時繩頭脫落。
(3) 確保鋼絲繩張力均勻。
3.4 限速器
(1) 限速器應動作正常。
4、井道內部件確認
4.1 轎廂
(1) 確保轎廂架的連接牢固可靠,無變形。
(2) 確認轎廂裝潢部品是否緊固。?很重要,轎廂裝潢一般固定不是很牢固。
4.2 安全鉗
(1) 檢查安全鉗楔塊與導軌的間隙和同步性,可以手動提拉安全鉗。
(2) 為確保安全鉗動作的可靠性,應該進行一次聯動試驗。?很重要,如果鋼絲繩脫落,安全鉗保護轎廂不墮落。
4.3 對重裝置
(1) 對重塊的上端應有可靠的壓緊裝置。
(2) 檢查對重裝置各部分的螺栓,應牢固可靠。
4.4 平衡系數檢查
(1) 曳引電梯的平衡系數應按廠家設計值。如轎廂有明顯裝潢,務必再次確認。?非常重要。
5、曳引力、制動力的確認
5.1 曳引力的試驗
(1) 檢查鋼絲繩在曳引輪上的滑動位移。如滑移距離超標,試驗暫停,先解決曳引力問題,再進行載荷試驗。(空載試驗)
5.2 制動力的試驗
(1) 轎廂以檢修速度向上運行,在井道的上半段緊急制動,轎廂應完全停止。
(2) 制動力試驗也可參考 T/CASEI.T02-2015《曳引驅動電梯制動能力快捷檢測方法》第 4.1 條:—在曳引鋼絲繩上做好標記;—使停止在最低層的電梯轎廂空載上行,當轎廂以額定速度穩定運行并通過中間層之后,切斷驅動主機電源;確認制動距離。
6、125% 額定載荷額定速度制動試驗的準備
(1) 轎廂停在最低層站空載時,在曳引輪上將鋼絲繩和曳引輪的交匯處做出標記 ( 如拿粉筆在曳引輪與鋼絲繩交匯處劃一條線,也要把曳引輪劃上 ),然后轎廂裝入1.25 倍額定載荷,均勻放置在轎廂內 10min 后檢查是否出現位移和打滑 ( 如看曳引輪與鋼絲繩上的畫線移動情況 ) 和懸掛裝置的防拉脫狀態。
(2) 當滿足 1、2、3、4、5、6 各項準備工作且各部分指標均為合格可靠的情況下,方可進行 125% 額定載荷滿速制動試驗。
7、125% 額定載荷額定速度制動試驗
(1) 當轎廂載有 125% 額定載荷并以額定速度下行至行程下部時,切斷電動機和制動器供電,制動器應當能夠使驅動主機停止運轉,其減速度不應當超過安全鉗動作或轎廂撞擊緩沖器所產生的減速度。
8、試驗后的恢復及檢查
(1) 將試驗后的轎廂放置最低層,并將試驗用的載荷搬出。
(2) 恢復超載功能。
(3) 轎廂內無明顯變形及損壞。
(4) 若鋼絲繩有打滑現象,應檢查輪槽的磨損情況,輪槽下有、無鐵屑掉落。
(5) 確認曳引機、繩頭裝置是否有移位,需要再次緊固確認。?非常重要,有的試驗后會對曳引機、繩頭有損傷。